采取多种措施 筑牢野生动物保护网
采取多种措施 筑牢野生动物保护网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是众多珍惜野生动物的家园,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根基,不断筑牢生命之网,守护野生动物家园,大沾河保护区持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多年来采取多种措施,筑牢野生动物保护网。
三是积极开展救助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入山巡查巡护,及时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并进行救助治疗。几年来救助猫头鹰、凤头䴙䴘、白头鹤、白枕鹤、东方白鹳等野生动物100余只。在巡护中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我们会进行初步救治,大部分都能放飞自然、飞向蓝天。受伤严重的野生动物不能自行觅食的,我们会及时带回野生动物救助站进行进一步救治,等到可以自行觅食的情况下我们会放回自然,让它回归鸟类的美好家园。保护区不断完善救护机制,构建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障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稳步进行,受伤(病)、失亲的野生动物能够得到及时、科学、精准的救治。随着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发现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时,都会第一时间上报给资源和公安部门,这些部门也都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野生动物救护机构,形成了全社会合力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四是推进“林长 ”工作机制。大沾河保护区以“林长 ”工作机制为抓手,联合公安派出所在保护区开展巡山清套和绿盾专项行动工作,全力推进林长制工作在保护区走深走实。巡护人员在保护区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对粘网、猎夹、猎套、滚笼等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工具进行排查和清除,大沾河保护区按季节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一些个别的狩猎、捕捞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及时进行了制止,有效控制了保护区违法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同时对周边居民和入山人员进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增强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湿地管理局将以林长制为基础,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健全完善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全面巩固野生动物保护成果。
五是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和西伯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主要停歇地,大沾河湿地疫源疫病监测站工作主要涵盖对陆生野生动物的疾病监测、预防、控制和研究等方面。监测对象包括各类陆生野生动物,特别是迁徙性鸟类、哺乳动物等。结合实际制定了《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方案》和《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应急预案》对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现场控制,严防造成疫情扩散;加强对林场宣传,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协作配合,完善了解疫情信息通报和定期开展联席会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执行野生动物突发疫情专项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充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监测防控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大沾河湿地疫源疫病监测站通过加强监测、预防和控制工作,能够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和人类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六是开展为野生动物投食工作。为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减少野生动物因缺少食物的死亡率,大沾河保护区开展了给野生动物投食行动。在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区域和保护区重点区域设置多处投食点,利用四轮车、皮卡车依次到各投食点投撒玉米、小麦、白菜等,给野生动物充足的食物补给,保障野生动物安全越冬。同时,在投食点安装了红外线摄像机,监测野生动物活动规律和种群数量,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近年来,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来保护区停歇、觅食、栖息、繁衍的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提高全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保护区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节日为契机,加大宣传保护力度,利用电视、微信、发放宣传画册、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广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适时开展“三清巡护”行动,积极营造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使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这里有脊椎动物305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金雕、东方白鹳、黑鹳、紫貂、驼鹿、黑琴鸡、乌雕、黄胸鹀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棕熊、黑熊、黄喉貂、水獭、马鹿等60种。经过多年的发展,保护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为保护好小兴安岭生态环境筑起了安全屏障。
今后,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进一步加大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用实际行动维护生态安全,共筑生命之网,守护好这片蓝天绿水,让野生动物在沾河这片黑土地上自由翱翔、繁衍生息。